- 基于地理视角的河南省中小学乡村教师专业培训现状剖析与对策2025-8-10
- "1+3+N"模式构建家园成长共同体——幼儿园家长学校园2025-8-10
- 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之推理意识的策略研究2025-8-5
- 关于增值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025-8-5
- 应用型大学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探索2025-7-31
- "离散数学"教学革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路径探索2025-7-31
- 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背景下应用研究型工科大学给排水专业2025-7-31
- 机械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以机械设计课程群为例2025-7-31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探析
【摘要】:精神成长作为个人存在的高层次内容,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目前,部分中职生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精神成长滞后。要想使之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关注中职生精神的充实和成长,弘扬时代正能量。因此,本文探析思政课如何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陈学凤;;高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2 余田;徐兰芳;段璇;;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年03期
3 宋贵斌;;全媒体视域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4 张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5 于美玲;李秀华;;对分课堂与高职思政课的课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05期
6 王树华;曹群;;第二届全国高职思政课名师论坛暨全国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智慧课堂推广交流会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01期
7 乔艳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意义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05期
8 王浩;;新时代高职思政课获得感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J];职业技术;2020年03期
9 刘杰;杨建波;王洁泉;;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创新探析——以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20年06期
10 谌雷元;左婷;;突发疫情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11 杨帅;;全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现状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02期
12 张妍妍;;经典诵读在高职思政课中的融入与教学实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0年01期
13 廖芳;;网络环境下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基于思政课角度[J];知识经济;2020年18期
14 吴欢;;新时代如何上好中职思政课——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12期
15 刘利琳;;论增强高职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11期
16 宋玉;;高职院校思政课慕课教学难点及协同模式构建[J];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17 郝占辉;;略论高职思政课第一节课的意义及教学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18 钟学娥;;高职院校思政课微课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7年12期
19 费琦;;论新媒体对高校思政课产生的积极影响[J];新西部;2017年12期
- 上一篇:“光伏器件与工艺”课程改革之浅谈——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 2020/12/14
- 下一篇:新时代高教改革背景下国贸专业建设“金课”的教学思考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