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在"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5-4-28
- 应用型大学CAD/CAM课程教学改革探讨2025-4-28
-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 2025-4-28
- 新文科视域下河北省医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2025-4-28
- 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三维探究2025-4-21
- 新工科背景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究2025-4-21
- 思政课程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2025-4-21
- 构建财经特色大思政课"中国经济概论"的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2025-4-21
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办 一丹奖得主谈教育转型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1月7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办。2022年两位一丹奖得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和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琳达·达林哈蒙德就教育转型等话题展开演讲和对话。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处在危急之中、生活的时代处在剧变之中。”朱永新表示,过去人们的教育基本是一次性完成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这是一种刻板式的阶段式的学习。未来的学习则是贯穿于整个人生,从连续性的学习走向间隔性的学习,终身化的学习。边工作边学习将会成为学习的新常态。
朱永新认为,正是基于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观念两极分化和信息泛滥等重大挑战,迫切需要对教育进行反思,教育需要新的转型:从人类中心走向生态中心,从关注分数走向关注生命,从学校中心走向家庭社会。
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与转型趋势,朱永新介绍了“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朱永新表示:新教育倡导为生命而教,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倡导建设数码社区,培养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倡导家校合作共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学习共同体;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建立新型学习中心,构建从摇篮与坟墓的终身教育体系等。
琳达·达林哈蒙德认为,人类正在经历公共卫生危机、经济危机、气候危机,技能需求超过了教育系统的反应速度。
琳达·达林哈蒙德谈到,传统学校教人的标准,比如分数,在硅谷公司的招聘中实际上没有起到特别大的参考价值。而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学习能力”,就是能够找到相应的资源,并用这些资源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能够和他人协作,一起去计划和实践,去管理自我和整个流程,去改善成果,有不断持续学习的能力。
据悉,一丹奖是知名教育奖项。朱永新和琳达·达林哈蒙德分别是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与一丹教育研究奖得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上一篇:甘肃:情系乡村教育 重返三尺讲台 2023/1/8
- 下一篇:博士生教育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