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技术背景下中职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以西藏某中职2025-9-17
- "技术+文化"双核驱动的影视广告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路径2025-9-17
- 以学生为本的翻转课堂设计研究2025-9-17
- 数字时代职业教育转型的理念和方法探讨2025-9-17
- 教材融合解决本科生选修课程知识碎片化难题2025-9-15
- 基于能力导向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5-9-15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2025-9-15
- 思政引领下基于OBE-CDIO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2025-9-15
教育部:95%的学校能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1小时
12月14日下午,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学校体育体制机制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学校体育全方位融入了教育改革大局,目前,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学校体育体制机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目前已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会上,王登峰这样形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他介绍,总体看,“十三五”期间,学校体育实现了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纳入立德树人主渠道、纳入考试制度改革、纳入督导评价内容、纳入全民健身计划、纳入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等“六纳入”,学校体育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了教育改革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外锻炼实效持续改善,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当前,教育部开展的体育特色学校项目包括: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近3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1万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近15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近300所、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近2000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近800所。
同时,学校体育师资配备、场地设施建设、运动风险防控等条件保障日益健全。“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由50.2万增加到59.5万,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年均增速4.3%。其中,2018年补充了24320名体育教师,2019年补充18991名体育教师。2019年底,全国小学、中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率分别为90.22%、93.54%,体育器械达标率分别为95.38%、96.56%,较“十二五”期间大幅度提升。
他还提到,“十三五”期间,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目前,教育部门已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身心健康情况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不断提升中考体育科学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启动在高校招生中使用体育素养评价结果的研究;2019年实施“自主招生”和2020年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在招生考试中全面实施体育测试制度;并实现学校体育工作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挂钩,与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挂钩,与学生的综合评价、升学挂钩。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上一篇:2020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启动 2020/12/15
- 下一篇:全省首个石油机械职称评委会在盐首次开评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