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大学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探索2025-7-31
- "离散数学"教学革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路径探索2025-7-31
- 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背景下应用研究型工科大学给排水专业2025-7-31
- 机械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以机械设计课程群为例2025-7-31
- 初中物理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25-7-22
- 指向证据推理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2025-7-22
- 我国运动员动力冲浪板比赛的教育研究与分析2025-7-22
- 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 2025-7-22
教育,不止于分数与学历
许程浩
近日,某公司招聘人员一句“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引发网友热议,折射出仍有人对分数与学历存在执念和偏见。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关于“什么是教育的真谛”的回答迅速刷屏。“好的教育,应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唐校长的真知灼见之所以迅速走红,正是因为切中了当下的教育“痛点”,引人深思。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无数流传千百年的古训,都无一例外说明着同样的道理:唯有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才是我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期待。
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技能教育,分数与全面发展从来不是对立的“矛”与“盾”。日前在网络上走红的一张985学霸作息表里,除了日常的学习、科研,还有不少是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活动的日程安排,打破了大家以往对“高分低能”“呆板理工男”的刻板印象。我们乐见高分学霸有动手能力,学习实践两不误;“斜杠青年”动手能敲代码,挥臂能弹钢琴,因为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远不止简单的分数。
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不仅需要学校教授知识技能,更需要家庭教育重视对孩子品德性格的培养。青少年处于心智迅速成长成熟的阶段,泥沙俱下的信息环境、成长中的迷茫困惑都需要父母的帮助与指引。少年与母亲争吵后从阳台上一跃而下,少女不服管教弑杀母亲……太多的人间惨剧警醒我们,需用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需要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增强其抗挫折能力,让孩子们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此次教育话题引发热议,公众的焦点从“冷冰冰的分”转向“活生生的人”,无疑释放了积极信号。希望能有更多实质性的政策出台,通过家长、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携手培育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托举起充满希望的明天。
来源:华声在线
- 上一篇: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的结构力学教学研究 2021/3/26
- 下一篇:规范保障促进家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论) 20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