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大学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实践探索2025-7-31
- "离散数学"教学革新: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路径探索2025-7-31
- 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背景下应用研究型工科大学给排水专业2025-7-31
- 机械专业专升本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以机械设计课程群为例2025-7-31
- 初中物理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25-7-22
- 指向证据推理能力培养的初中化学试题研究及教学启示2025-7-22
- 我国运动员动力冲浪板比赛的教育研究与分析2025-7-22
- 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创新与实践基地建设 2025-7-22
教育部: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总台记者今天(7月11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工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三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力争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共同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通知》强调,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加强有组织科研,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构建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通知》提出,利用5年时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问题,新增布局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校企创新联合体,支持高校和企业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根据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新合作,实现精准对接,突破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强化企业需求牵引和市场化导向的知识产权布局,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0000家以上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联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和具体举措,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企对接活动,加强对协同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校企合作在过去做过不少探索,但总体针对性不强,规模、层次有待提高,效率、效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次出台文件,目的就是要发挥三个职能部门各自的政策资源优势,推动高校和企业更加紧密地合作。在当前国际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让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对于解决产业发展当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特殊意义。
(总台央视记者 薛晨 何习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篇:简析“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022/7/15
- 下一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