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在"高等数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25-4-28
- 应用型大学CAD/CAM课程教学改革探讨2025-4-28
-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 2025-4-28
- 新文科视域下河北省医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2025-4-28
- 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三维探究2025-4-21
- 新工科背景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探究2025-4-21
- 思政课程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2025-4-21
- 构建财经特色大思政课"中国经济概论"的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2025-4-21
教育惩戒应以什么正确方式打开
首发:2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观点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张典标
日前,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育科技局对外通报称,河东一中对大喊奥特曼台词的学生劝退处理与学生违纪事实明显失当,处理程序不严谨、方式简单粗暴,措辞不当,经研究决定给予河东一中警告处理,取消本年度内评优评先资格,对河东一中高中部校长全区通报批评,并责令学校修改完善校纪校规。
劝退事件引发争议后,河东一中曾表示相关学生并未被劝退。但是,媒体报道显示,校方确实通报了对三名学生“劝退处理”的决定,也确实存在悬赏鼓励学生举报其他同学的行为。无论是因为喊叫小事劝退学生,还是公开悬赏鼓励学生举报同学,都折射了一种让人不安的教育理念。
学校有一定的教育惩戒权,但要坚持“过罚相当”的原则。学生在午休时间喊叫,确实可能影响师生休息,按校规处理即可。校方将他们的行为定性为“坏人坏事”,这个帽子似乎有点“沉重”。更何况,劝退处理是一种很严重的惩戒,对在宿舍喊叫的学生祭出这个“大杀器”,明显失当。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过于严苛的责罚不仅难以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也无法起到教育其他学生的目的。
教书育人是以人为本的工作,不能等同于冷冰冰的“管理”。谁不曾年轻过,十几岁的孩子们在放寒假前表现得亢奋一点,喊几句网络热梗,能有多恶劣的影响呢?老师、教导主任和校长也都有过青葱的校园岁月,年轻时也许也干过一些行为幼稚但无伤大雅的事情?
公开悬赏举报同学,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鼓励学生互相举报,还宣称“长期有效”,可能让一些学生不敢信任他人,就算真能“揪出”一些调皮的学生,也代价终究过于沉重。
最近几天,这一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家担心,这种矫枉过正的教育惩戒,背离了教育应该坚持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顽皮的学生哪个学校、哪个年代都有,但如何妥善地教育和引导,考验的是老师与学校管理者的水平与智慧。
所幸的是,在舆论高度关注之下,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关切之下,涉事学校已及时纠偏。希望这起事件让所有教育工作者引以为戒:端正教育理念,审慎、妥善使用教育惩戒权,别迷恋“吓唬教育”,让学生们一直“相信光”!
春节档检验的不只是票房
返乡绿码变橙码,“变色加码”符合“六个不”吗?
“让衔碑”启示领导干部如何对待“进退留转”
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亡羊补牢”也好
专为被隔离员工设“慰问办”,企业获赞有何启示?
学生模仿奥特曼被劝退?如此教育理念让人不安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 上一篇:我们需要怎样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 2021/2/3
- 下一篇:基于校企共培理念的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建构——以BSEP项目《纯 2021/2/2